就在刚刚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突然发出警告!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在
就在刚刚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突然发出警告!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警告,美国农业正面临严峻危机。拉格兰指出,九月通常是美国南部大豆收获的季节,但今年与往年截然不同,在这批即将收获的作物中,账面上没有任何大豆登记要出售给中国。这种情况极不寻常,因为中国市场约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25%,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此时应有8%至9%的美国大豆已经登记出售给中国,而现在的数字却是零。美国大豆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据美国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8年之前的7年,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出口到中国,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近2500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490万吨,这些数字清晰地表明,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拉格兰今年4月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就曾强调中国对美国农业的重要性。他当时表示,美国大约50%的大豆产量用于出口,而中国采购的大豆数量超过了所有其他海外客户的总和,这一比例凸显出美国大豆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早在8月19日,拉格兰就曾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达了对大豆种植户面临财务压力的担忧。他在信中强调,随着收获季节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这封信似乎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行动,如今担忧已成为现实。当前的情况不仅关系到农业部门,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更广泛影响,大豆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到数以万计农场主的生计,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运营。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传统贸易关系面临重构,新的供需平衡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现实,寻找更加稳定和互利的合作模式。对于美国豆农来说,这个收获季将充满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丰收带来的价格压力,还要面对最大买家缺席的市场困境。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可能会导致部分农场面临财务危机,甚至影响下一季的种植决策。美国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既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也要通过国内政策缓解农民的短期压力。同时,与中国保持沟通和对话,理解市场需求变化,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也至关重要。美国大豆危机提醒着人们,全球化时代的农产品贸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市场的变化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美国大豆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需要做出艰难调整和战略选择,这个收获季的异常宁静,可能是行业变革的开始,也是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调整的一个缩影。参考资料:中华网新闻《中国未下单"美方急了:大豆出口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