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31567

武器

2016年,火箭军进行导弹发射实战演习,一枚导弹正要发射时,突然被一名普通士兵叫

2016年,火箭军进行导弹发射实战演习,一枚导弹正要发射时,突然被一名普通士兵叫

2016年,火箭军进行导弹发射实战演习,一枚导弹正要发射时,突然被一名普通士兵叫停:“声音不对劲,这枚导弹有问题,不能发射!”云贵高原的深夜密林,一枚“国之重器”已悄然就位。发射架缓缓竖起,作战室里的空气几乎凝固。距离发射窗口,只剩最后10分钟。“仪器检测正常,准备发射!”一位年轻副连长的声音洪亮又自信。他是名牌军校的研究生,对眼前这台显示着万千数据的精密仪器,有着近乎本能的信赖。可谁也没想到,他等来的不是指令,而是一级军士长王忠心猛然挥下的手,和一句斩钉截铁的命令:“停!有杂音!”瞬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仪器上却显示着一排排标志“正常”的绿色灯在闪烁,副连长显然懵了,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老班长,您看,数据都正常,没必要浪费时间重测!”在战场上,任何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无法估量。王忠心却连仪器都没看一眼,眉头紧锁,语气不容置喙:“重新检测!刚刚电流有一次瞬间杂音”,副连长满心困惑,也只能立刻执行。可他把耳朵贴上设备,双眼死盯屏幕,可结果依旧是“一切正常”,除了电流稳定的嗡嗡声,什么也没有。他甚至觉得,也许是山里夜间湿度大,空气摩擦产生了可以忽略的杂音。王忠心摇了摇头,“我查过气象数据,这个湿度,不该有杂音。”要说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就要从他以前说起,从军三十余年,他身经28次重大军事任务,实操训练超过1300次,创下了从未下错一个口令、按错一个按钮、连错一根电缆的传奇。他曾三次被列为提干对象,却因学历和年龄遗憾错过,可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士兵中的“兵王”。他最惊人的能力,是把一张包含几万个节点的复杂电路图纸,硬生生地背进了脑子里,这规模简直和一座中等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一样。他不是操作员,他本身就是一个“活数据库”。他甚至没用过讲义,亲手带出了三百多名技术骨干,还撰写了后来成为部队通用教材的《导弹概述》。也正因此,当指挥部的命令传来“敌方目标已进入我领海,10分钟内必须发射!”,而发射总指挥(副旅长)走进指挥车,了解情况后,竟直接拒绝了副连长的恳请,斩钉截铁地说:“执行王忠心的命令!”这一刻,是对老兵经验的最高信任。压力全部汇集到王忠心身上。他果断下达第三次检测指令,并且要求:“关闭智能仪器,人工检测!”说完,他亲自接过监测耳麦,眼神盯着密密麻麻的仪表盘。就在倒计时逼近极限的时刻,一声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被人耳分辨的超高分贝“嘶”声,瞬间钻入王忠心耳中!与此同时,7号位电表指针出现了一次几乎看不见的抖动。找到了!王忠心眼前一亮,立刻下令:“排查七号模块209A电缆!”谁知他话音刚落,总指挥却哈哈大笑起来。他拿起对讲机,调到一个特定频率下达了命令:“我是总指挥,关闭现场超高频电磁干扰,删除预设的七号模块电缆故障!”这根本不是一次真实的故障,而是“天剑”演习考核组精心设置的一道考题。他们用强电磁干扰屏蔽了精密仪器,就是要考验在仪器失灵的极端情况下,让他们依靠自身能力发现“幽灵故障”的本领。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总指挥拍着王忠心的肩膀大笑:“老班长,你这双耳朵,比火眼金睛还厉害!”不久后,导弹拖着绚丽的尾焰刺破长空,准确命中目标。那位年轻的副连长,在深深的震撼中,也翻开了那本权威的《导弹概述》教材,作者栏里的名字正是王忠心。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自己要学的路,还很长。如今王忠心虽然已经离开了军队,但是他的精神依旧鼓舞着每一代士兵,他严谨地做事风格和从未出现差错的工作,也成了军队中屹立不倒的标杆。信源:中国火箭军|《北大,走来了“导弹兵王”王忠心!》中国军网|《我们在战位报告|退役老兵王忠心:兵心依旧初心永恒》百度百科|《王忠心》
我们的想象力还是太保守了,9.3阅兵仅仅是反舰导弹就一次出现四种新款,这个更新的

我们的想象力还是太保守了,9.3阅兵仅仅是反舰导弹就一次出现四种新款,这个更新的

我们的想象力还是太保守了,9.3阅兵仅仅是反舰导弹就一次出现四种新款,这个更新的节奏实在有些快的离谱啊!新型号包括鹰击15,鹰击17,鹰击19和鹰击20,其中鹰击15和鹰击12外形比较相似,可能是鹰击12的升级型号,鹰击15和东风27的弹头比较相似,应该是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9的弹头也是高超音速设计,是一种新型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而鹰击20和055上的鹰击21外形相似,二者应该具有某种渊源!四种反舰导弹都没有采用隐身设计,而是依靠极高的速度和机动性和提升突防能力。这也是我国和美国反舰导弹设计思路上的明显不同!反舰导弹能有这么多新型号出现,估计其他武器的新惊喜会更多!
老外对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艇感兴趣大阅兵​​​

老外对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艇感兴趣大阅兵​​​

老外对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艇感兴趣大阅兵​​​
目睹中方战机翼下导弹,路透社记者脸色苍白,承认菲律宾是在玩火! 8月13日上

目睹中方战机翼下导弹,路透社记者脸色苍白,承认菲律宾是在玩火! 8月13日上

目睹中方战机翼下导弹,路透社记者脸色苍白,承认菲律宾是在玩火!8月13日上午的黄岩岛上空,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海天之间展开。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塞斯纳C-208B轻型巡逻机像只不安分的麻雀,贴着中方领空边缘来回打转。机舱里路透社记者的手指几乎要掐进座椅扶手,他眼前掠过的,是中国空军苏-30MKK重型战斗机那涂着迷彩的钢铁机身。两机最近时相距仅61米,机翼下挂载的导弹在热带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片海域的主权归属。这不是菲律宾第一次在黄岩岛玩火。三天前的8月11日,菲律宾就组织多艘海警船和公务船,打着给渔船运补给的幌子试图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船立刻迎了上去,用专业规范的操作实施跟监和拦阻。可菲方船只就像被激怒的斗牛,不断穿插、变向,甚至故意靠近中方船只为随行记者制造“惊险镜头”。这种近乎碰瓷的把戏,早在2012年黄岩岛对峙时就演过一遍,如今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菲律宾的小动作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战略算计。自2016年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出台后,菲方就把黄岩岛当成了政治筹码。他们一边在国内推动所谓“海洋区域法”,妄图用国内立法固化非法主张;一边拉着美国、日本等域外势力站台,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8月13日当天,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就堂而皇之地闯入黄岩岛领海,为菲律宾撑腰打气。这种“美菲联动”的戏码,明眼人都看得清楚——美国想借此显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菲律宾则想狐假虎威捞取政治资本。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南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发布谈话,强调中方依法依规跟踪监视、警告驱离,全程掌握局势。苏-30MKK战斗机的近距离拦截,更是用行动表明:任何侵犯中国领空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这种“空中拼刺刀”的底气,来自中国对黄岩岛无可争辩的主权。从元朝起,中国就对黄岩岛实施有效管辖;1947年《南海诸岛位置图》明确将其划入版图;2024年11月,中国政府正式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在国际法层面筑牢了主权根基。反观菲律宾,其领土范围在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等国际文件中早已划定,黄岩岛根本不在其中。1990年菲驻德国大使的官方文件,更白纸黑字承认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这场较量的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在碰撞。菲律宾和美国总拿“航行自由”说事,可他们忘了,南海的航行自由从未受到限制。真正破坏规则的,是美国至今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打着“自由航行”旗号到处挑事;是菲律宾一边声称遵守国际法,一边在黄岩岛搞“法律碰瓷”。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菲律宾精心策划的舆论战正在反噬自身。《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不经意间将黄岩岛附近海域称为“公海”,无意中否定了菲律宾的主权主张。而东盟国家的态度,更是给了菲律宾一记耳光。在最近的东盟外长会上,柬埔寨等国坚决反对将南海问题写入联合公报,认为这是双边争议不应国际化。连菲律宾前海军副司令都承认,中国成功争取到了东盟多数国家的支持,而菲律宾在东盟内部越来越孤立。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一方面,海警船在黄岩岛海域常态化巡航,用实际行动宣示主权;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反复强调,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议。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会妥协退让。如果菲律宾执迷不悟,等待它的将是更有力的反制措施。黄岩岛上空的这一幕,不过是南海博弈的一个缩影。在这片海域,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应对挑战的能力与日俱增。无论是空中的战机,还是海上的舰艇,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侵犯,任何企图通过炒作、挑衅捞取利益的行为,都将碰得头破血流。而菲律宾若继续在错误道路上狂奔,最终损害的只能是自身利益,让本就脆弱的中菲关系雪上加霜。在南海这片希望之海,和平稳定才是最大的公约数,任何逆流而动的行径,都终将被历史的浪潮冲刷干净。
美国,71-76艘潜艇,全是核动力,俄罗斯,75-79艘潜艇,约54艘核动力,

美国,71-76艘潜艇,全是核动力,俄罗斯,75-79艘潜艇,约54艘核动力,

美国,71-76艘潜艇,全是核动力,俄罗斯,75-79艘潜艇,约54艘核动力,中国,70-80艘潜艇,约20艘核动力,英国,10-11艘,全是核动力,法国,9-10艘,全是核动力,日本,26艘,全是常规动力,全球最大核潜艇是来自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满载排水量大约4.8万吨,比印度航母排水量还要大,被成为移动堡垒,该潜艇在苏联巅峰时期建造,造了6艘。虽然这是俄罗斯最大核潜艇,但现在北风之神核潜艇是俄罗斯性能最强核潜艇,排水量大约2.4万吨。但全球公认技术最先进的是美国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满载排水量大约20180吨。俄罗斯核潜艇和美国核潜艇相比,前者的体型更大,载弹量更多,后者的静音性更强,核能利用率更高。现在的潜艇都不再追求更大排水量,俄罗斯也是如此,北风之神核潜艇就是用来取代台风级核潜艇,为了静音性能和动力推进效率,北风之神的排水量直接腰斩一倍。最后不得不提日本的潜艇,小日子不是没有技术造核潜艇,而是被和平宪法限制了,日本几乎把所有研发精力放在静音性能上,为了实现顶级静音性能,直接造出世界第一台锂电池AIP潜艇,这静音性能直接无敌,而且续航超过一万公里,与核潜艇没区别了。千万不要被日本人口负增长、GDP停滞不前的表象给迷惑了,这么说吧,全世界除了中美,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实力能超过日本,就算对比综合军事实力,日本绝对能排进世界前六,26艘潜艇,150艘军舰,超过300架战斗机,其中147架F35,各种导弹和防空系统,妥妥的军事强国。小日子的军国野心一直都在,只不过是被美国那边压制了而已,这个国家是不可能悔改的,所以必须提高警惕。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上世纪中国因为国力孱弱被列强轮番欺凌,那种失去话语权和尊严的滋味,中国人是吃透了的。所以哪怕今天中国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说到底也是为了不再重演过去的悲剧。福建舰亮相、东风导弹问世,这些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能守牢家门口。不过把中国描绘成随时会动武的危险国家,其实根本禁不起推敲。一个国家要结盟,拼的可不是口号,而是看有没有共同利益。中国和沿线1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比如老挝原来交通闭塞,被中老铁路一通连,彻底告别了孤立。还有巴基斯坦,跟中国深度合作以后,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对他们来说,跟中国结伴前行远远比拉帮结派对着干要实在。这种沉甸甸的利益关系,可比空喊口号来得管用。而且现代战争比的是体系、装备和情报,单一武器再厉害也撑不起全局。中国的航母和高超音速导弹没错很先进,但他们更多是用来吓阻那些蠢蠢欲动的对手。美国那些智库都公开提醒自己别乱来,否则就得为后果买单,光凭这些人嘴硬是拦不下来局势变化的。过去几年里,中国面对挑战没有冲动,反而用耐心和策略来应对。美台之间的小动作并没让情况失控,反倒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也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能守得住红线。哪怕拉来一堆盟友,真要面对大的风浪,有多少国家敢真刀真枪地上阵,心里比谁都清楚。有些外国媒体老拿“多国围堵中国”这套说辞刷存在感,说白了,也是对中国崛起有点慌。他们不是没见识过历史,也不是不知道中国发展靠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中国用实力改写游戏规则,让他们失去老大地位。毕竟从跟着中国搞基建、做生意,到开拓新市场,利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说大家到底愿意跟中国搅合,还是愿意走回头路。中国不是主动惹事的国家,但也绝不是好欺负的。从苦难中走来,中国更加珍惜和平。航母和导弹不仅仅是硬实力,更是用来保底的筹码。中国正在用经济合作换来更多朋友,用实际行动争得尊重。世界再怎么变,只要有底气和实力,中国就能保持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些“围堵”和“威胁”今天看着声势浩大,真正较量起来,胜负其实早有分晓。
为何我军下一代坦克被叫做“双离谱”?其实双离谱就是字面意思,这也离谱,那也离谱

为何我军下一代坦克被叫做“双离谱”?其实双离谱就是字面意思,这也离谱,那也离谱

为何我军下一代坦克被叫做“双离谱”?其实双离谱就是字面意思,这也离谱,那也离谱!首先是火力离谱,仍然采用105口径火炮,在坦克火炮口径越来越大的时代,采用105的原因肯定是没打算使用穿甲弹来作为主要武器!然后是装甲离谱,首下迎弹设计挺离谱,其他位置的装甲也不像很厚的样子,明显防御主要不是靠装甲!再然后是主动防御系统很离谱,强的离谱,四面相控阵雷达,主动防御系统成标配,遥控武器站上还疑似有激光武器!最后是造价离谱,整个坦克透露着高贵的气息,每一样设备都不便宜,整体价格很可能不比99A便宜!
越南警方缴获的轻武器,步枪已经拆卸,有m16AK47AKM

越南警方缴获的轻武器,步枪已经拆卸,有m16AK47AKM

越南警方缴获的轻武器,步枪已经拆卸,有m16AK47AKM
挂满武器的乌克兰士兵,捷克cz82/83手枪,蝎式冲锋枪

挂满武器的乌克兰士兵,捷克cz82/83手枪,蝎式冲锋枪

挂满武器的乌克兰士兵,捷克cz82/83手枪,蝎式冲锋枪
有人说这是鱼雷,就这长度,那得有多大尺寸的潜艇才能适配?装在水面舰艇上发射,那更

有人说这是鱼雷,就这长度,那得有多大尺寸的潜艇才能适配?装在水面舰艇上发射,那更

有人说这是鱼雷,就这长度,那得有多大尺寸的潜艇才能适配?装在水面舰艇上发射,那更将是落后于时代,它所占用的甲板面积是得不偿失的。比较可能的是一种远程无人潜航器,它的续航距离应该是超乎想象的,能够装载的各种设备也是超乎想象的。在这样的平台上,或许也还可以发展出一种远程的战略打击武器。这是水下的“全球鹰”吗?图片来自国际互联网。
俄军事专家有点酸:中国20年造50架预警机+电磁弹射航母,我们只剩无可救药的“库

俄军事专家有点酸:中国20年造50架预警机+电磁弹射航母,我们只剩无可救药的“库

俄军事专家有点酸:中国20年造50架预警机+电磁弹射航母,我们只剩无可救药的“库兹涅佐夫”更让他们眼红的是,中国海军又亮出了新獠牙——歼-15DT电子战机已经正式列装福建舰,这可把俄罗斯媒体酸坏了。先说预警机。中国空军这些年发展太快了,预警机数量从无到有,现在已经超过70架了,包括空警-2000、空警-500这些大家伙。这些预警机就像空中指挥所,能提前发现几百公里外的敌机,指挥战斗机群作战。俄罗斯呢,他们的A-50预警机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底子,数量少不说,技术也落后,跟中国的空警-500比起来,就像爷爷和孙子的差距。俄专家自己也承认,中国在预警机领域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现在俄罗斯连一架像样的预警机都拿不出来,只能干瞪眼。再说说航母。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可不得了,是全球第一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电磁弹射这技术有多牛呢?以前的滑跃式航母,舰载机起飞时得先爬坡,能带的弹药和燃油都有限。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能让飞机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一下子就扩大了。福建舰去年已经完成了电磁弹射测试,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海试,马上就要正式服役了。反观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从2017年开始维修,修了8年还没修好,锅炉爆炸、甲板被砸,事故不断,现在干脆被封存了,说不定哪天就被拆解成废铁。俄罗斯海军总司令自己都说,这艘航母已经没有维修价值了,还不如把钱花在别的地方。最让俄罗斯媒体破防的,是中国新列装的歼-15DT电子战机。这款战机被外媒称为“中国咆哮者”,专门用来对付敌方雷达和电子设备。它最大的亮点是适配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载弹量比老款歼-15飙升了70%,能携带四具电子战吊舱,在战场上干扰敌方通信,甚至直接摧毁雷达站。更厉害的是,它取消了机背减速板,改成了内置电子战系统,还采用了双座舱设计,飞行员和电子战军官能分工合作,一个开飞机,一个专门搞电子攻击。这种设计连美国的EA-18G“咆哮者”都没有,中国算是后来居上了。俄罗斯专家为啥这么酸呢?因为他们曾经可是中国的老师。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斗机,这才有了后来的歼-11、歼-15。可谁能想到,短短20年,中国不仅吃透了俄罗斯的技术,还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超越。就说电子战吧,俄罗斯的苏-30SM虽然也有电子战能力,但跟歼-15DT比起来,简直就是业余选手。俄媒自己也承认,中国在电子战吊舱、雷达系统等方面已经用上了氮化镓芯片,干扰范围比俄罗斯的设备大30%,而且更省电、更耐用。更让俄罗斯尴尬的是,他们现在连自己的航母都修不好,还得考虑向中国买装备。有消息说,俄罗斯海军打算向中国采购歼-35战斗机、电磁弹射器和舰载预警机,用来改装自己的两栖攻击舰,把它们变成“准航母”。这要是放在十年前,谁敢相信俄罗斯会向中国买航母技术?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俄罗斯的军工产业这些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连航母的锅炉都造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在海上称王称霸。当然,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不是靠运气。从预警机到航母,再到电子战机,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就说电磁弹射吧,美国研究了几十年,花了几百亿美元才勉强搞定,中国工程师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把这项技术吃透了,还实现了反超。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不仅能量调节更灵活,而且稳定性已经接近美国的福特级航母,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咱们也不能骄傲。虽然中国海军现在很强,但跟美国比起来还有差距。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舰载机数量和技术都领先全球。中国要想真正成为海洋强国,还得继续努力。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在短短20年里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了。俄罗斯专家的酸,其实是对中国实力的一种变相认可。未来,咱们肯定还会给他们更多“酸”的理由。
真可笑。有网竟然提出要让歼20和B-2约架。这可能吗?这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直直

真可笑。有网竟然提出要让歼20和B-2约架。这可能吗?这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直直

真可笑。有网竟然提出要让歼20和B-2约架。这可能吗?这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直直接“约架”根本不现实。但有网友非较真,不行那就"硬约″,说实话你约约F22或F35都可以,但如果你硬约B-2,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首先B-2是战略轰炸机,主打隐身突防,扔巡航导弹或者核弹什么的。不在话下,它飞得很慢,最大速度还不到1马赫,也没什么空战能力。它的任务是偷偷摸进去炸目标,不是跟战斗机打架。但如果幸好被歼20发现了,那它只有转身逃命,别无它法。逃不掉那只有被击落或者俯首被擒,反过来B-2是打也打不过歼20,飞也飞不过歼20。所以如果把它俩位放一块比,就如同让一个举重运动员和一个短跑运动员比赛一样,根本没法比!中国歼20歼20半飞
目前来看,B2轰炸机的造价还是超乎想象,单架24亿美元,是同等重量黄金价格的3倍

目前来看,B2轰炸机的造价还是超乎想象,单架24亿美元,是同等重量黄金价格的3倍

目前来看,B2轰炸机的造价还是超乎想象,单架24亿美元,是同等重量黄金价格的3倍!一架B2轰炸机的造价可以购买60000辆奥迪A6L轿车!可以购买1500套北京三环内的房子!可以购买30架歼20战斗机,武装一个中等国家的空军!可以建造3艘055型驱逐舰,组建一支世界领先的舰队!可以生产1000枚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按2打1的方式攻击,可以击落500架B2轰炸机!不仅造价高的离谱,B2轰炸机的使用成本也非常高昂!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在100万元左右,一次任务多在十几小时,每次起飞就是千万级的成本!B2的昂贵主要还是因为生产数量太少,巨额的研发费用分摊到每一架飞机上导致的,目前一共生产了21架,2架坠毁,还有19架服役!
当一个国家元首在机场迎接另一个国家元首时,机场上空飞来由B52轰炸机领队四架F3

当一个国家元首在机场迎接另一个国家元首时,机场上空飞来由B52轰炸机领队四架F3

当一个国家元首在机场迎接另一个国家元首时,机场上空飞来由B52轰炸机领队四架F35伴飞的场面时,这是对普京总统的欢迎还是示威?美国国防部事后解释说,这只是阿拉斯加的"传统航空表演",但明眼人都知道,B-52是能带核弹的"大杀器",F-35则是北约援助乌克兰的主力战机,这安排明显是话里有话: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在"秀肌肉"。俄罗斯方面倒是表现得很淡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说他们更关注会谈内容,不过随行的俄罗斯记者可没闲着,把战机飞过的画面拍了个够,当晚就上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阿拉斯加作为会面地点意义特殊:它大致处于莫斯科与华盛顿中间,且历史上曾属俄罗斯,1867年沙俄以720万美元将其卖给美国,当时被视为赔本,如今这笔交易利弊难简单评判。会谈比原计划多开了近两倍时间,整整谈了5个多小时,虽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谈不拢,但好歹达成了恢复核武器核查机制的协议,算是有点进展。有意思的是,就在两国元首会谈的同时,美俄两国的海岸警卫队正在附近的白令海峡搞联合搜救演习,这边在乌克兰问题上剑拔弩张,那边在北极事务上又不得不合作,这种"边打架边握手"的状态,正是现在大国关系的真实写照。会谈结束后,俄罗斯叫停了在阿拉斯加附近的石油合作,美国却批准了对俄罗斯的医疗设备出口,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做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完美俄这次阿拉斯加会晤,感觉就像看两个"塑料兄弟"的互动: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都在较劲。美国派战机飞过这一招玩得挺妙,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人请客吃饭却故意开豪车来接你,明着是客气,暗里在显摆,俄罗斯的反应也很老练,嘴上说着"不在乎",实际上该拍的画面一个没少拍。最有趣的是选在阿拉斯加见面,这就好比两个闹矛盾的人,特意选在以前一起住过的老房子见面,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考量,普京提到阿拉斯加买卖那段话特别有意思,表面说历史,实际在暗示:现在看着吃亏的事,长远看未必真吃亏。现在的大国关系就是这样复杂,一边在乌克兰问题上吵得面红耳赤,一边在北极事务上又不得不合作,就像两个邻居为了院子里的树吵架,但遇到下水道堵了还得一起修,这种"该吵吵,该合作合作"的务实态度,反而比一味对抗要明智。说到底,大国博弈就像下棋,既要考虑眼前得失,更要看长远布局,阿拉斯加会晤告诉我们: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种既对抗又合作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学会看懂这些外交动作背后的门道,别被表面的热闹迷惑了双眼。
美军最恐惧的噩梦来了!中国“袖箭”导弹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

美军最恐惧的噩梦来了!中国“袖箭”导弹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

美军最恐惧的噩梦来了!中国“袖箭”导弹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瓜大小的微型导弹,能打穿坦克,美军天价武器慌了这款“袖箭”导弹其实是QN-202的昵称,2016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英文叫hiddenblade。导弹本体重量1.2到1.5公斤,直径60毫米,长得像根粗黄瓜,射程达到2公里,最小射距150米。单价2到3万元人民币,便宜得让普通部队都能大量装备。一个士兵能带6枚导弹加1个发射器,总重不到15公斤,不会影响行动。它的制导用红外热成像,发射前锁定目标,飞出后就不用管,能自动追踪热源,对付轻型车辆或无人机特别有效。战斗部带60克高爆炸药,能破开轻装甲,实验显示对薄装甲穿透力强。比起美国长矛导弹,这东西成本低太多,长矛一枚也要2万人民币左右,但QN-202更小巧,便于步兵班组用。部队训练时,士兵背着它跑障碍,快速锁定远方目标,多发齐射就能压制敌方。还能挂在无人机上,形成网络打击,扩大覆盖范围。全球军火圈看到这个,都觉得传统高价武器体系要变天了。美军那些标枪导弹一发贵如小车,士兵用起来总得算账,现在这种低成本精确武器一出,战场平衡就倾斜了。多国开始关注类似技术,想借此改变对峙格局。QN-202列装后,中国军队在演习中广泛测试,在戈壁或城市模拟区发射,验证对移动目标的命中率。工程师不断优化,开发变体适应不同地形,提高制导精度和载荷。国际上,好些国家采购或仿制类似微型导弹,战场上低成本武器越来越常见,无人机群带导弹巡逻,配合地面部队多层攻击。美军为此调整防御,研发新拦截系统,但高价装备的弱点暴露无遗。
美军要彻底绝望了,中国独创东风26都要淘汰了,新款反舰弹道导弹要来了,8000公

美军要彻底绝望了,中国独创东风26都要淘汰了,新款反舰弹道导弹要来了,8000公

美军要彻底绝望了,中国独创东风26都要淘汰了,新款反舰弹道导弹要来了,8000公里外摧毁航母如果说美军最害怕中国的武器有什么?那东风26一定名列其中,作为中国独创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拥有弹道导弹的射程,可以打击5000公里外的目标,同时又拥有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可以打击军舰等移动目标,且飞行轨迹多变难以预测,因此也被美军称之为“航母杀手”。但是就这款全球仅中国掌握的超级导弹也要淘汰了,因为新款反舰弹道导弹要来了,新款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甚至达到8000公里左右,刚好覆盖第三岛链,所谓“第三岛链”,是以美国夏威夷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的一条对付中国的“防线”。美军将这款新的反舰弹道导弹称之为“DF-27”,早在2021年美国发布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中就首次提到了它的存在。而中国的导弹火力覆盖第三岛链,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西太平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美军拒止圈,也就是说美军的航母打击群只要进入了第三岛链,就逃不脱中国导弹的火力打击范围。在中国的导弹力量可以覆盖第一岛链的时候,美军就把不少士兵后撤到关岛。在这里,解放军的导弹力量,很难打到美军航母,它照样可以威慑中国,给周边国家提供挑衅中国的底气。而且即使我们的东风26覆盖到关岛了,美军还有夏威夷基地,作为最后的壁垒。但现在,新款反舰弹道导弹来了,美军航母在太平洋上最后的安全区域,马上也就要没了。这些年,中国的导弹力量发展,可以说是远远甩开了其他国家一条街,你像霹雳15、东风100、东风26,这些导弹,其他国家不要说掌握了,研究都研究不明白。而这些导弹都已经不是中国最先进的导弹力量了,搁你是美军,你难道不绝望吗?
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拿着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向敌人射击却发现怎么都打不中,

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拿着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向敌人射击却发现怎么都打不中,

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拿着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向敌人射击却发现怎么都打不中,危急时刻,他的一个奇怪动作没想到居然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他的名字叫余新发,在志愿军中,他的射击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在使用很多人认为不好用的九二重机枪的时候,他都能保证每一发子弹都不落空。他不仅是在射击上有天赋,对于机枪也是非常喜爱的,经常会把机枪给拆开研究里面的构造。这一年的余新发已经岁30岁了,不过他却并不是一个老兵,而是个实打实的新兵蛋子。他是在1950年的时候参加革命的,之后得知朝鲜战争爆发,他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上战场,而他因为在射击上的天赋,成为了一名机枪手。在战场上,他也是一名让敌人胆寒的机枪手,就在1951年的4月份,在清扫战场的时候,余新发发现了一挺美式M1919A6重机枪。和他所使用的九二重机枪不同,M1919A6重机枪不仅在重量上比九二重机枪要小一倍,在威力以及射程上,都是完爆九二重机枪的。余新发见到这个机枪之后,顿时就被吸引了目光,只不过打扫战场,可不是说找到什么东西就是自己的。这些都是要上交之后统一分配的,所以,余新发也只能恋恋不舍的把那挺机枪给上交了。不过让余新发没想到的是,在机枪上交之后,竟然又回到了他的手里,一方面是因为余新发在射击上的天赋确实好。武器放到他的手里也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另外一方面也和这挺机枪是他发现的有关。对此余新发也是十分激动,第一时间就拿上这挺机枪试试手感,然而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也没想到,把九二重机枪使用的无比顺手的他,在拿上了M1919A6重机枪之后竟然打不准了,因为这机枪的后坐力太大了。他打出去一颗子弹就很容易偏离,这也导致他子弹是打出去了,但是也没打中人,不仅如此,美军那边也发现了余新发这里的情况,纷纷开始嘲笑他。不过余新发也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他很快就发现了M1919A6重机枪和九二重机枪的不同之处,当他再一次开枪的时候,并不是用的传统的射击方式。再一次进行射击的时候,他左手狠狠下压支架,而且这一次,他没有再进行连射,而是改成了短促的点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扫射一扫倒一大片的,但是余新发这时候连射无法保证能打到人,还浪费了子弹。所以干脆就进行点射,果不其然,这样一来就好多了,尤其是在熟练了之后,余新发基本上就是一枪一个,他准头极准,而M1919A6重机枪也是威力巨大。只要是被余新发给打中的,基本上就没有能再站起来的,尤其是余新发熟悉了这挺机枪的性能之后,在射击的时候还玩起了战术。比如故意只打两边的人,东边一个西边一个,敌人发现两边不安全,就纷纷朝着中间靠拢,在敌人聚集在一起之后那就惨了。余新发立即就开启扫射模式,一扫就是一大片,而余新发和自己的新伙计也是越来越熟悉,到后来,已经是如臂使指。1951年的6月份,那时候余新发身患痢疾,不过依旧坚守在阵地上,更是击杀了不少人,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射击方法教给了部队的其他人。在鸡胸山的战斗中更是功勋卓著,还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在战斗结束之后,余新发身上也是新伤叠旧伤。视力也有些受损,没多久就选择了复员,后面再硫酸厂工作,余新发并不是一个爱炫耀的人,也不怎么说自己在战场上的事情,专心在工厂工作。不过参军的那段日子对他的影响也不小,在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选择上前帮忙。在1946年的时候,他所在的硫酸厂发生了矿难,他也因为参与救援不幸牺牲,那一年的余新发56岁。
最新改进型的052D驱逐舰125舰正式服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桅杆顶部的球形雷达换

最新改进型的052D驱逐舰125舰正式服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桅杆顶部的球形雷达换

最新改进型的052D驱逐舰125舰正式服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桅杆顶部的球形雷达换成了双面旋转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低空和海面目标的探测能力更强。这一批次的052D目前已经生产了6艘,加上船台正在开工建造的,052D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38艘,是迄今为止我国建造的数量最多的一型驱逐舰。
一旦中美开战,美国打掉中国北斗,导弹会不会变成无头苍蝇?现代战争没导航,就跟瞎子

一旦中美开战,美国打掉中国北斗,导弹会不会变成无头苍蝇?现代战争没导航,就跟瞎子

一旦中美开战,美国打掉中国北斗,导弹会不会变成无头苍蝇?现代战争没导航,就跟瞎子打仗没区别,但事实是美国敢打北斗主意,中国早有很多方案等着!这个问题就像是遥控器没电了,然后电视机就无法打开和换台一样,似乎还真有着几分道理,但事实上可没有这么简单。北斗系统可不只是一个遥控器这么简单,暂且不论美国能否准确打到北斗系统,就算真的能够把炮弹打来,能否摧毁北斗系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退一步,就算美国真的打坏了一部分卫星,但是这也并不会直接导致北斗系统直接瘫痪,就像是前面所说的那样,北斗系统并非是一个遥控器,而是由数十个在轨卫星组成的。
用东风26打航母,航母能靠蛇形走位躲过去吗?DF26的末端机动速度是18马赫

用东风26打航母,航母能靠蛇形走位躲过去吗?DF26的末端机动速度是18马赫

用东风26打航母,航母能靠蛇形走位躲过去吗?DF26的末端机动速度是18马赫,航母最快速度只有60公里每小时,这种速度对比下,你跟我讲蛇形机动?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DF26的末端时速为18马赫,约每小时2.2万公里,跟这个速度相比,航母60公里的最高时速相当于静止不动了,完全可以实现精准灌顶打击。就像一只蜗牛在你面前拼命的蛇形机动,你说你能一脚踩死它不?阵风战机速度这么快,都逃不过3-4马赫的空空导弹的打击,一个航速最快只有60公里的铁皮航母,能躲得过18马赫速度的弹道导弹?开什么玩笑!而且我们中国的军事观测能力很强,可以有效实现对航母的定位打击。在北斗卫星、高空预警机和无人机的相互配合下,美国的所有航母,全都在我们的实时监控中,而且导弹发射后还会根据打击目标的位移进行实时的弹道修正,真正做到发现即摧毁,这个能力才是最厉害的。